江苏淮安区:发展现代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立足资源条件、产业布局和发展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以“调结构、促转型”为主线,围绕各地特色农产品,不断优化产业架构,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从“单一生产”到“多元发展”,蹚出一条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的发展之路。

特色种养产业化

不久前,总投资1.05亿元的“水产产业智能化养殖及加工项目”在淮安区正式签约动工。该项目占地面积515亩,新建1.3万平方米牛蛙智能养育大棚、9000平方米水产品加工中心、480亩稻蛙养殖基地,引进现代智能养殖、加工设备,实现养殖、加工尾水排放稻田净化,从而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的高效养殖及加工。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年产水产品4500吨,年加工能力达5000吨,解决当地50余人就业。

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淮安区立足各区域发展基础和产业特色,进一步引导和优化种植业、养殖业、观光农业等产业布局,发展壮大特色高效产业。种植业方面,着重打造“南水”“北园”两个板块,“南水”即在水系较为发达的渠南和运西两个片区,重点推进优质水稻、水生蔬菜、水产品等生产基地建设;“北园”即在地势较高的渠北片区,重点发展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产业园。养殖业上,重点围绕“三猪、一鸽、两鸡”(“三猪”指复兴中慕生猪、茭陵温氏生猪和顺河光明生猪;“一鸽”即钦工天裔鸽业;“两鸡”即蛋鸡和肉鸡)进行规划,带动全区畜禽养殖产业快速发展。

观光农业规模化

芦笋、黄瓜、辣椒……苏嘴镇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内,各类蔬菜瓜果蓬勃生长,洋溢着产业兴旺的喜人氛围。据了解,示范园总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目前,蔬果种植规模为1.2万亩,生猪养殖年存栏已达80000头。同时,园区积极推进新产品引进、试验、展示基地建设,已引进新技术10项、新品种40个;坚持以企业自建为主体,以项目资金投入为引导,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模式,走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之路。

为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淮安区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圈、一河、一荡、一湖”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多家观光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初具规模。“一圈”即城郊都市农业圈,重点推进席桥都市现代农业园、季桥中瀚生态农业园发展;“一河”即古黄河高效园艺产业带,重点打造钦工菜篮子基地、苏嘴镇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宋集苗木园、茭陵蓝水湾等重要节点;“一荡”即绿草荡湿地农业产业带,重点打造流均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仇桥恩赐山庄观光农业园、施河中央厨房和生态农业园等重点园区;“一湖”即白马湖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重点打造好南闸现代渔业精品园、中草药养生基地。

农业生产科技化

淮安区始终坚持把提升农业科技和生产装备水平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认真落实国家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积极实施农业“三新”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等项目,加强与江苏省农科院、南农大等科研单位和大中院校的合作,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丰产种养技术和新型农业机械。淮安区年均推广新品种20个、新技术12项;全区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3174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2900台,插秧机保有量达到3830台,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80%以上,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淮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淮安区将继续发挥农业大区优势,统筹调动农业农村发展要素,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确保淮安区高水平全面小康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更加坚实。

融媒体编辑:曹盈

责任编辑: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