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淮安】八年磨剑终显锋芒——写在科技部支持我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之际

1月7日,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通知》,支持全国25个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我市位列其中,实现全省13个省辖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全覆盖。

接续奋斗的创新历程

8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从2013年市第六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开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就被列入历次党代会和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在我市国民经济发展“十三五”和“十四五”两个五年规划中予以部署,确保一以贯之、常抓不懈。2013年10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动员会,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意见》,出台《加快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建的若干政策》,拉开了创建工作序幕。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创建推进大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会、创建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全市聚力创新行动大会、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等,部署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先后出台《淮安市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7-2019年)》《淮安市聚力产业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2021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在客观分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和全市科技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决定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抓手,旗帜鲜明地提出聚全市之力,市县(区)协调联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全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此,专门出台《淮安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3年)》和《促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等“1+1+N”政策体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特色鲜明的创新路径

8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前行,走出一条适合淮安发展的特色创建之路。2021年,市委专题研究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确立“科创赋能、智汇淮安”发展定位,布局打造“一城(淮安科教城)、一廊(宁淮科创走廊)、三区(三个国家级科创园区)、五基地(五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的“1135”创新图谱,加快打造“一中心、一高地、一标杆”,即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创新中心、长三角北部创新要素集聚高地和南京都市圈科技合作示范标杆,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全链条生态服务体系。不久的将来,淮安市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将更加健全、政策体系将更加完善、人才资源将更加集聚、企业创新主体将更加突出、创新氛围将更加浓厚,为全国众多后发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

不断厚植的创新沃土

8年来,我市紧盯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科技主要指标不断提升。预计2021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4%,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1.8%,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2.5%。

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壮大。预计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9%,比2013年增长4.5个百分点;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80家,是2013年的4.26倍。

科技创新资源持续集聚。引进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设立各类研发机构39家,其中,获批省级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9个,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项目7人、省“双创人才”37人、“双创团队”5个。获批国家级外国高端人才项目1项,累计建设省级外国专家工作室10个。预计2021年万人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达46.5人。

创新载体建设稳步推进。创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国家级火炬特色产业基地5个、国家级孵化器(大学科技园)3个、国家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8个、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1个、省级科技产业园(农业科技园)14个、省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16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1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5家。

我市将围绕科技部通知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建设方案重点任务落实,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打造人才高地,扩大开放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支撑。

融媒体记者:左文东

通讯员:朱小柱 李雁秋 王小青

融媒体编辑:管艳

责任编辑:曹盈